學會歷史

學會源流

民國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臨時大總統令頒「中央觀象台組織法」,我國近代:天文、氣象、地磁三項觀測,與曆數計算業務由是開始。當時有識之士就有組織「氣象學會」的想法,但考慮當時的時機尚不成熟,就決定先從介紹近代氣象知識和培養人才著手。後來「中央觀象台」出版了一些氣象書籍,亦將氣象學譯著及觀測之氣象要素紀錄(統計圖表)刊登於「氣象月刊」上, 民國四(1915)年七月氣象月刊改為「觀象叢報」(氣象、天文、地震、地磁等綜合性月刊),又辦了幾期「氣象觀測人員訓練班」,培養出一些氣象人員,並於十年間先後規劃設立氣象台站五十餘處,才算有了初步的基礎。民國十三(1924)年二月蔣丙然接管了由日本人強佔的青島測候所之後,高魯、蔣丙然、竺可楨、彭濟群、常福元…等先進前輩發起,並於民國十三(1924)年十月十日於山東青島「膠澳商埠觀象台」正式創會,蔣丙然先生被選為首任會長(現改稱為理事長),是民國以來,最早成立的十多個全國性自然科學專門學會之一的民間學術社會團體,當時學會的團體會員有6個、個人會員據史料分析應是31人。

最初之學會章程指出:本會定名為中國氣象學會;本會以謀氣象學術之進步與測候事業之發展為宗旨;本會會所設於青島。經過時代的變遷,現在本會定名為中華民國氣象學會(對內得簡稱「中國氣象學會」);本會以研究氣象學術,交換氣象學識,藉以促進氣象科學之進步為宗旨;本會會址設在中華民國政府所在地。

依氣象老前輩蔣丙然先生之回顧,我國氣象事業只有百多年之歷史,至於實際吾國人之自營氣象事業,當自民國元(1912)年蔡元培先生長教育部,設立「中央觀象台」於北京,遴選高魯(曙青)先生為台長,是年十二月蔣丙然博士由歐返國受邀籌備,至民國二年七月始克成立「氣象科」展開觀測工作;民國十三年二月十日政府委任蔣丙然為青島觀象台台長,正式由日本人手中收回觀象台的主權,同年十月十日「中國氣象學會」在觀象台內開會成立;民國十七(192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在南京北極閣成立「氣象研究所」,由竺可楨先生任所長;民國十八年國民政府為發展空軍,在南京中央軍官學校內設「航空班」,選拔五、六期畢業生予以飛行訓練,並設有航空測候所,開空軍氣象業務之先河;民國二十六年四月二日「第三屆全國氣象會議」在北極閣召開,這次會議有籌設「中央氣象局」之建議,經軍事委員會國防最高會議通過,四年後民國三十(1941)年十月在戰時陪都重慶正式成立,最初直屬行政院,抗戰勝利後改屬教育部,民國三十五年聖誕節上海龍華機場和江灣機場因惡劣天氣使航機連續出事,中央氣象局由民國三十六年元旦起,從此再改隸交通部迄今。

北伐成功後氣象學會會務重心由山東青島移轉到首都南京,竺可楨博士自第六屆起膺任會長,會務實際就掛靠在中央研究院的氣象研究所(南京北極閣),抗戰爆發時學會跟著西移,一遷漢口、再遷重慶曾家岩、三遷北碚象莊的氣象研究所,抗戰勝利後再回南京北極閣。民國三十八(1949)年大陸變色,從此氣象學會也分裂為二,南遷台北及北移北京,各自運作且互不往來。由於大陸「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搞「改革開放」,兩岸關係起了明顯的變化,首先是民國七十一(1982)年兩岸的「中央氣象局局長」在馬尼拉,因「颱風專家會議」見了面,整整四十五年後的民國八十三(1994)年,海峽兩岸氣象界終於借著同根生的學會創會七十週年,雙方完成了學術界與作業單位的交流互訪,而且還因為我們學會辦理的成效不錯,民國八十七年六月及八十九年五月,氣象學會兩度獲選為兩岸交流績優團體,受到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的公開表揚。

學會與青島

山東「青島觀象台」原是帝國主義的產物,國民政府時期在我國近代科學發展史上有其崇高的歷史地位,共產黨統治時期其各項業務劃歸其他單位或因作業大樓為接收單位所用,現有的「青島觀象台」實際已名存實散矣!但這裡畢竟是我國氣象學會的發祥地。

青島的建置是晚清末年的事,但不久(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德國就派其遠東艦隊游弋膠州灣進行調查,第二年就借「教士被殺事件」侵佔膠澳,隔年正式簽訂「膠澳租借條約(1898. 03. 06)」之前五天(03. 01.),德國海軍測量部就在今「舘陶路一號」設立簡易測候組織開始氣象觀測,同年改為獨立氣象機構定名為「氣象天測所」。清宣統二(1910)年六月十一日,由德國在外各艦隊集資,開始在現址(觀象山頂)興建「七層石砌觀象大樓」,次年一月一日氣象天測所更名為「皇家青島觀象台」,其觀測業務包括:氣象、授時、地磁、地震、潮汐及地形測量和艦船儀器試驗、檢定及補給等,同時下轄濟南及膠濟鐵路沿線設立的十餘處「測候所」,因那時中國近乎被列強「瓜分」,而山東當時正是德國的勢力範圍。觀象大樓是在民國元(1912)年一月九日竣工,民國三(1914)年四月一日德國人也開始繪製天氣圖,開展天氣預報業務。同年八月一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借機出兵,當年十一月七日就佔領青島,並將觀象台改稱「測候所」。民國八(1919)年的「巴黎和會」,更因山東問題從而引發了「五四運動」,到民國十一(1922)年年初,太平洋會議簽定「九國公約」即華盛頓條約,才迫使日本同意將「膠澳主權」歸還中國,當年十二月十日中國政府收回主權(唯測候所僅為形式接收),設「膠澳商埠督辦公署」,至民國十三(1924)年元月下旬蔣丙然再集聚高平子、竺可楨(未到)等八人到青島,二月十日政府委任當時北京中央觀象台氣象科科長:蔣丙然先生為台長,才正式收回青島測候所,改稱「膠澳商埠觀象台」。民國十八(1929)年四月,北伐成功之後國民政府接管膠澳商埠局,七月二日成立「青島特別市」政府,觀象台改稱「青島特別市觀象台」,初擬隸屬於特別市的教育局,但「中央研究院」以本台原為高等學術研究機關,力持不可;幾經交涉,最後改隸中央研究院,仍請青島市政府直接管理,此為轟動一時的中央與地方政府之爭,足見「青島觀象台」在當時的影響和地位。

青島觀象台主權之收回,國內學術界及科學界為之一振,特別是「氣象天文界」更引以為豪。因為當時青島觀象台、上海徐家匯觀象台(法國)、香港皇家天文台(英國)號稱東亞三大觀象台,唯獨青島觀象台主權回到中國,其規模之大、儀器設備及技術之先進,都是國內其他有限的測候台、站所無法比擬的,有關人士都將青島觀象台視為是「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標幟和期望」。為團結國內之氣象界同仁,以謀求「氣象學術之進步與測候事業之發展」為宗旨,由高魯、蔣丙然、竺可楨…等先進前輩發起,民國十二年已多次聚商於北京,民國十三(1924)年十月十日下午「中國氣象學會」在青島膠澳商埠觀象台正式宣告成立,參加成立大會的會員有16位,討論本會會章並選舉張謇、高恩洪、高魯為名譽會長,公推蔣丙然為會長,彭濟群為副會長(第二屆改為竺可楨),竺可楨等六人為理事,這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學術社團之一。氣象學會前後在青島開了一次成立大會、四屆年會並出版四期會刊,第五屆年會選出竺可楨為第六屆會長、副會長為蔣丙然(職員與年會的「屆」相差一屆),此時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成立,氣象學會會務的重心也就轉移到首都「南京」。

蔣丙然先生的台長一直當到抗戰爆發青島又被日本佔領為止。除原有的業務,蔣丙然先生在青島任內作了不少事,有些都是開創性的,如:無線電授時和電話報時、建赤道儀及大赤道儀圓頂室進行太陽黑子及行星觀測、參加世界性的萬國經度測量工作、成立海洋科進行水文氣象及海洋調查、籌建水族館及海洋研究所、開展高山(嶗山)及高空(利用經緯儀追蹤氣球)氣象探測、與青島山東大學物理系合作成立天文氣象組、成立中國氣象學會,…由於這層歷史因素,青島特別有一個「天文氣象學會」,至目前蔣丙然先生依然深受青島科學界的懷念和敬愛。抗戰勝利後政府發佈有高考資格,在中央氣象局工作,曾是蔣丙然台長在山東大學的學生王華文來接收,他從滿目瘡痍中重新訓練人手,將觀測工作先承擔下來,至民國三十五年夏天一切人員、業務已就緒納入正軌,接著將創台以來的全部資料整理出來,編印完成出版一本「青島觀象台50周年紀念特刊」,庶幾悠久的珍貴科學資料得以流傳並保存下來。民國三十七(1948)年秋季,已來台灣大學任教的蔣丙然教授,收到特刊後,有感特賦詩云:

高聳層台入望遙,當年日日此登樓;拋將心血成陳跡,贏得浮名愧白頭。
慘淡經營驚破碎,從容恢復費籌謀;遑遑巨冊閑披覽,往事依稀眼底留。

王華文台長收到老師感慨頗深的來詩之後,步原韻唱和一首:
山自青蔥徑自幽,念年往事憶登樓;揮毫但見風雲變,對鏡難窮宇宙頭。
一代宗師精設計,千秋大業慶宏謀;殘篇待輯烽煙裡,劫後層台共我留。
蔣丙然教授抗戰勝利後不久(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就由山東大學轉來台灣大學農學院,擔任全院各系氣象學課程。民國四十七年八月十七日中國氣象學會在台復會,大家再公推蔣丙然教授為學會的理事長,在教授七十五及八十歲誕辰時,國內氣象界都有祝壽活動,並出版紀念論文集,民國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蔣丙然教授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享年八十四歲。

目前氣象學會發祥地青島的「膠澳商埠觀象台」,其天文台現歸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管理;七層石砌的觀象大樓(氣象學會開會成立原址),這裡已成為「軍事重地」,因為民國三十八(1949)年六月二日青島淪陷於共軍,大樓就成為其目前「海軍北海艦隊司令部氣象區台」的所在地,其工作重點只放在氣象和海洋兩方面,其它原有業務就分散出去或獨立了;海濱公園的水族館,這原是觀象台負責督建並兼管的單位,由蔣丙然台長兼館長,現則成為有五個單位並還將擴展的「青島海產(科技)博物館」,但可以明顯看到蔣丙然先生的功績和貢獻。總之,前五十年青島觀象台是一整體的,後五十年則各取所需而分散發展,冷、熱差異極大。

學會與南京

自從國民政府成立「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之後,氣象學會的會務就漸轉移到南京,新任會長竺可楨博士負起較大的責任,由於他的投入心血和領導,對海峽兩岸氣象界都起了深遠的影響。學會成立之後出版「中國氣象學會會刊」共出十期,另出了一本「中國氣象學會十周(年)紀念刊」,實際上共出了十一本;民國二十四(1935)年七月將會刊改名為「氣象雜誌」,這月刊的創刊號為第十一卷第一期,以延續原有歷史之系統;民國三十(1941)年氣象雜誌又更名為「氣象學報」季刊從第十五卷起續出,但此時的中國是抗戰接內戰,各單位是西遷又東搬,業務維持都非常困難,幸賴本會職員之努力,第二十卷的氣象學報(竺可楨先生六旬壽辰紀念專刊)在民國三十八(1949)年五月問世了,至當年底國民政府全面退出大陸轉進台灣,氣象學會也分裂為二,往南到台北、往北到北京。來台灣後的中央研究院至今一直沒有恢復「氣象研究所」,可能原因是因為當時所有的研究人員都留在大陸,並北遷重組成為「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後再獨立三分,較偏重氣象科學的稱為「大氣物理研究所」。氣象研究所北極閣原址曾由「江蘇省氣象局」借用,目前兩塊招牌一套人馬的江蘇省和南京市氣象局的預報作業單位在這裡上班。

民國十六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根據竺可楨的報告:「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之籌備實始於民國十六年秋,在中央研究院組織的研究機關就有觀象臺之設立,其業務包含:天文、氣象、地震、地磁四項。但以天文、氣象二者較重要,民國十七年二月蔡元培院長分觀象臺籌備處為:天文研究所(請高魯先生為所長)與氣象研究所(請竺可楨先生為所長)。民國十七年十一月九日國民政府公布中央研究院組織法,而氣象研究所則為中央研究院擬設十四個研究所之一。」竺可楨先生更因蔣委員長的堅持還要他兼「浙江大學」的校長,這兩個單位在抗戰西遷過程,竺所長(校長)實在費盡心血備極辛勞,幾年後並為浙大辭去他所熱愛的氣象研究所所長一職,交由趙九章博士負責,但保留研究員的身份,後來(民國三十七年)竺先生還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的院士。老總統蔣先生一直都非常敬重他,大陸情勢逆轉時,特別要蔣經國去請他隨政府來台,但竺可楨選擇留在大陸,並長期擔任另行組成的「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一職,民國六十三(1974)年二月七日逝世於北京、享年也是八十四歲。

民國十七年一月一日觀象臺籌備處就開始假南京成賢街大學院(教育部前身)花園餘地,架設氣象儀器從事觀測。但因場所不佳是有急籌永久所址之必要。環顧金陵城內「以欽天山北極閣為最宜,而其地自元、明以來,即為觀象臺舊址」。經商得首都市政府的同意,將全山移交給中央研究院作為建設氣象臺之用。在氣象臺未建成以前觀測地點三易其地,九月杪欽天山氣象臺兩旁之辦公室告竣,三十日子夜就移山上接續觀測,民國十八年一月初氣象臺(鋼骨混凝土構造)就全部建築完工。在北極閣內尚可看到清康熙皇帝南巡來此的紀念碑,被安置在氣象臺塔樓的後面,那裡後來加建第二期工程。目前所見氣象臺的塔樓基本維持原樣,只是以後頂部又加蓋安置了「氣象雷達」的天線,台前原有的觀測園已為松樹、小水池所取代,前面的大門及原建物也改建成現在省、市合一的氣象台(局)作業樓,及紀念竺可楨先生的「藕舫廳」。

在中央氣象局尚未成立(民國三十年)之前,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除觀測(天氣、地震…等)、學術研究外,尚從事天氣預報、規劃全國氣象測候所及辦氣象訓練班(共四期),對不久之後爆發的抗戰,因應當時空軍急需氣象人員的需求幫助非常大,不少人後來來台之後,對氣象教育和作業單位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南京紫金山的天文台,那是配合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的設立在民國二十三(1934)年所新建的,那裡有展出不少古代觀象儀器,原來是八國聯軍搶去後歸還及在欽天山觀象臺的。

學會與北京

我國氣象學會其實在民國建立,並於教育部設中央觀象台之時就曾商討籌組,但因條件上不足,只有先從介紹近代氣象知識和培養人才著手,待蔣丙然先生接掌青島觀象台台長之後才正式成立的。民國十六(1927)年的春天,北大的馬協謙、崔鶴峰、劉衍淮和李憲之四位同學,被錄取參加「中國西北科學考查團」,到蒙古、甘陜和新疆一帶從事氣象觀測任務。五月初報到出發前,四人曾到北京泡子河「中央觀象台」參觀,常福元台長特贈送每人蔣丙然著「理論氣象學」及王應偉譯著「氣象儀器學」各一冊。特別是劉衍淮和李憲之兩位,後來一起到德國柏林大學得到氣象博士學位,往後對海峽兩岸的氣象教育事業(劉衍淮在空軍氣象訓練班及師範大學;李憲之在西南聯大、清華及北京大學)都起了深遠的影響。

觀象者:天文氣象也,且開各學之先河。因民以食為天,關係到國家盛衰、人民生息,堯舜重之,甲骨記之,為政者自古就非常重視。在北京建國門(原齊化門)外的「古觀象臺」,這是元朝郭守敬(1231-1316)負責修建,但從明正統初年一直觀測到民國十八(1929)年為止,是世界上從事觀測有記錄可查前後連續最久的觀象臺,歷時近五百年,若上推至宋、金、元為時更是久遠。

我國古觀象儀器和臺址有典籍、基址可稽考者,金陵欽天山之觀象臺及大都(北京)之觀象臺均非常有名且有卓絕之價值,「欽天監」就是當時負責的官員,而其儀器、觀象臺當時連歐洲都比不上我國。郭守敬奉命所監製之各種儀器(含南京、北京)全國共二十七處,明朝建都金陵(南京),曾將元朝大都(北京)的儀器南運到金陵欽天山。「靖難之役」後燕王稱帝是為明成祖,永樂十九年國都正式北遷,明英宗正統年間,欽天監特派人到南京用木料仿製帶回重新製作;清康熙中葉南京欽天山觀象臺之儀器又被移於北京,欽天山觀象臺的氣勢從此自然就衰弱了,建物亦圮廢,到民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設於此,才恢復生機。反觀北京「古」觀象臺得帝都之利,其格局一直維持相當可觀,但不幸1900年八國聯軍之役,這些儀器曾被德、法等國洗劫,以後歸還我國,現存放陳列於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及北京古觀象臺,兩地均有整修成為有歷史、科技發展及科普教育價值的「古代天文儀器陳列館」

學會來台復會經過

民國三十八年政府播遷來台,空軍氣象人員得航空之便大部分撤退來台;中央氣象局有少部分人員由主任秘書李鹿苹先生帶領來台,當時台灣光復(民國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不久,主要氣象工作由省氣象所承當,中央氣象局只管航空氣象等少數業務;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絕大部分的研究人員都留在大陸,故學會因會員星散會務亦告暫時停頓。但氣象工作一日不能中斷,除由軍方支援設立聯合氣象預報中心外,在台之氣象界人士乃建議先將「氣象學報」恢復,交給當時設在省氣象所(臺北市公園路64號)的「軍民聯合氣象預報研究中心」負責,於民國四十四年三月重新出版,至民國四十七年十二月該中心奉國防部令撤銷,一共編印了四卷共出16本;從民國四十八年起「氣象學報」改由台灣省氣象所負責出版,民國五十四年七月省氣象「所」改稱省氣象「局」,至民國六十年七月由恢復建置的中央氣象局負責編印迄今。

民國四十七年春,時任省氣象所所長的鄭子政先生等提議籌組恢復「氣象學會」事宜,嗣經張其昀、沙學俊、劉衍淮、萬寶康、亢玉瑾、徐明同、蕭華…諸先生等34人簽署為發起人,同年四月二十三日呈報內政部,隨後奉內政部(47)內社字第8050號通知「准予組織」,五月十日上午九時假省氣象所召開籌備會議,會中修訂通過會章草案,同年八月十七日(星期天)上午九時三十分假省氣象所大禮堂舉行「中國氣象學會」在台復會之成立大會,對凝聚會友團結氣象界很有幫助,當天出席會員192人,由鄭子政先生擔任大會主席,並選出在台復會的第一屆理、監事人選,大會後全體與會人員並在省氣象所大樓(民國八十一年底拆除改建)合影留念。

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三十日上午十時假省氣象所,召開復會後的第一屆第一次理監事聯席會議,選出本會創會第一任會長蔣丙然教授為復會後的第一屆理事長,林紹豪先生為總幹事(第32屆起改稱秘書長,監事會則到第11屆才設常務監事),至此氣象學會會務全面恢復,民國四十八年八月三十日也恢復出版「中國氣象學會會刊」,以配合每年會員大會的召開。民國六十一年(復會第14屆大會)因應我國退出聯合國,連帶也退出世界氣象組織(WMO),因大陸亦名為中國氣象學會,對外為求正名學會正式名稱修正為「中華民國氣象學會: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奉內政部頒發之新圖記於民國六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正式啟用。但依學會會章第一章第一條之條文:對內得簡稱「中國氣象學會」,所以學會會刊依然稱「中國氣象學會會刊」,至民國七十年(第23屆會員大會出版第22期)會刊才改稱「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刊」。

學會的發展與運作

氣象學會復會後覺得學會應有自己的學術期刊,在第十一屆(58年3月23日)會員大會時就討論「請本會籌辦學術性刊物由」,大家也都有共識,但因本會原有之「氣象學報」由氣象局出刊的很正常,不便收回,經多次討論,所以在民國六十三年再創「大氣科學」出版迄今,民國六十七年又出版「Papers in Meteorological Research:PMR」英文期刊(出版到15期,現併入「地球科學集刊:TAO」)。大陸方面經雙向交流(共同慶祝氣象學會成立七十週年)後得知,大陸學會的學術刊物維持「氣象學報」,中文學報現改為雙月刊,後來另有英文版:AMS季刊,會務則不定期出版「中國氣象學會會訊」,另發行一本科普雙月刊「氣象知識」。他們的會務和學報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曾全面中斷了十餘年,目前大陸各種學術性和省局偏作業性的氣象刊物,很多均出版於「改革開放」學會會務全面恢復之後。海峽兩岸氣象得以雙向交流,除建立學術界和作業單位之互訪外,透過兩岸的氣象學會,「氣象期刊的交流」可說執行的很好非常成功,目前我方有四種刊物寄送大陸28個學術和作業單位,大陸有約二十餘種刊物透過學會,轉交給中央氣象局、台大大氣科學系…等7個單位。

氣象學會之運作以每年召開的「會員大會為最高權力機關」;在大會閉會期間由理事會執行其職務;監事會為監察機構。為使會務得以推動設有秘書處(以前稱幹事處),置秘書長一人協助理事長處理本會會務。本學會主要舉辦之會務依會章(第六條)如下:

關於氣象學術之研究事項;
關於氣象學識經驗之介紹與交換事項;
關於國家氣象事業發展之建議事項;
關於國內氣象學術機構或團體間之聯繫事項。

為使會務的推動更順暢,學會另設立:學術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大氣科學編輯委員會和兩岸交流推動委員會(均訂有組織章程),協助學會運作。

為使推動會務依法有據,理事會也通過各種辦法,包括:「表揚特殊貢獻及資深績優氣象人員辦法」、「會士授予辦法」、「設置中華民國中小學科學展覽個別獎辦法」、「接受委託服務辦法」、「舉辦中小學大氣科學研習營辦法」、「設置廠商參展辦法」、「感謝捐款與勸募人士辦法」、「兩岸交流基金管理辦法」、「劉衍淮博士獎學金設置與申請辦法」、「黃廈千博士學術論文獎基金辦法」、「萬寶康教授獎學金設置與申請辦法」…等十餘種,有些活動每年舉辦並經過縝密的審核,以配合每年會員大會時頒獎表揚或展出;也有配合每年全國性的活動表揚,如每年必辦的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學會接受中央氣象局委託的每年各種技術性的研究計劃,也接受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中央氣象局委託,承辦各種「海峽兩岸氣象學術研討會暨參訪活動」。

氣象學會推展或辦理的各種活動,我們的個人會員或團體會員均能全力以赴,表現績極良好,除凝聚會友、團結氣象界,更在負責推動國內、國際主辦或協辦各種氣象學術活動,及協調各單位參與國際間或兩岸的氣象活動,如W-MONEX、TAMEX、TOGA COARE、SCSMEX、SoWMEX/TiMREX……等大型實驗及相關國際研討會,在台或在大陸召開的學術研討會暨參訪活動,均能有傑出的表現。由於本會會務的推動均能依主管機關之規定,且有傳承性,推展順利記錄完整表現良好,是可以檢驗的。所以氣象學會曾四度榮獲主管機關內政部評鑑為「全國性績優社團」之表揚,也兩次榮獲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從事兩岸文教交流績優學術類民間團體」之頒獎表揚。

學會變遷與歷任負責人

「氣象學會」是我國成立較早的專門學術性社團,其會址曾有過多次變遷:(1)民國十三~十七年在青島;(2)民國十八~二十六年在南京;(3)民國二十七~三十四年在漢口、重慶和北碚;(4)民國三十五~三十八年又回到南京;(5)民國三十九年起正式分裂為二,分別南下台北及北上北京。早期的二十五年是在顛沛流離中成長的,中、後期的五十多年隔海各自發展,近年來才因共慶「學會創立七十週年」紀念,海峽兩岸的氣象工作者才真正有了雙向的交流互訪,知道彼此的艱辛和成就。

兩岸氣象界以「國際會議」之形式,早在1982年11月、1984年12月、1986年3月在馬尼拉的「南海及西太平洋熱帶氣旋學術研討會」上已經見過面,1989年7月和1992年9月又在香港舉行以兩岸氣象界為主的「東亞及西太平洋地區氣象與氣候研討會」。近年來,在本乎誠信、平等、互惠的原則,雙方藉由慶祝同根源的「氣象學會成立七十週年紀念」,民國八十三(1994)年三月和十月分別在台北、北京召開「海峽兩岸天氣與氣候學術研討會」,完成兩岸氣象界直接地雙向交流互訪,透過委託承辦或與大陸方面的協調,之前和今後,氣象學會實際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來台復會的「氣象學會」除本身會務的推展,另有兩件事值得一提:

第二十一屆會員大會(68年5月27日)提案,請交通部擬定「氣象獎章」頒獎辦法,以激勵從事氣象事業之人員,交通部也從善如流,曾頒發過幾位氣象先進,氣象界應善加利用以鼓舞氣象從業人員。

第二十四屆會員大會(71年5月23日)提案建議政府以每年的春分(3月21日)為「我國氣象節」,內政部在同年七月二十二日以台內社字第102595號函核准,除納入行事曆外並成為本學會每年召開會員大會的固定日期。

國立中央研究院成立時就有氣象研究所,第一屆院士就選出氣象學者,可見「氣象」真的很重要。雖然民國五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第十屆會員大會理事會有「建議恢復設立氣象研究所」的提案,也議決「報請中央研究院研辦」,也許當時環境條件上不許可,但以臺灣地區每年所受的天然災變:颱風、梅雨、豪雨、乾旱、寒流…等,為害特別嚴重,加上現有的氣象人才、學術研究能力和政府對全民福祉之重視,這種事關國計民生、生命財產的損失,且相當地域性又全球有關的天候現象,要加強對它:觀測、研究、瞭解與防範,則再度推動「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的復所,似有其必要。此外,透過本會每年會員大會的「中心議題」,都會非常有積極、建設性地將相關氣象重要問題表達出來,對推動我國氣象事業的研究、合作、進步、發展和氣象工作人員向心的凝聚力有很大的貢獻。

我國氣象學會成立迄今快滿八十年了,這期間領導負責推動本會務的理事長(會長),在大陸時期為:蔣丙然(青島觀象台台長)、竺可楨(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校長)兩位;來台復會後為:蔣丙然(臺灣大學農學院教授)、劉衍淮(空軍氣象訓練班班主任、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系主任)、鄭子政(臺灣省氣象所所長)、劉大年(臺灣省氣象局局長、中央氣象局局長)、亢玉瑾(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系主任)、吳宗堯(中央氣象局局長)、蔡清彥(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系主任)、陳泰然(臺灣大學副校長)、謝信良(中央氣象局局長)、劉兆漢(中央大學校長)、劉廣英(中國文化大學理學院院長)、辛江霖(中央氣象局局長)、周仲島(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系主任)、王寶貫(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主任),現任理事長為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吳俊傑教授。

學會大事記

This page requires Flash Player version 10.1.52 or higher.
民國元年(1912)蔡元培先生執掌教育總長,設立「中央觀象台」於北京,並任高魯為台長。
民國10年(1921)航空署下之航運廳設置氣象科,為國軍最早設立之氣象單位。
民國13年(1924)蔣丙然先生為青島「膠澳商埠觀象台」台長,同年十月十日「中國氣象學會」在觀象台成立,蔣丙然為首屆會長。
民國17年(1928) 民國17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氣象研究所(南京)。
民國18年(1929)航空委員會於航空學校創立測候所,為我國航空氣象業務之始。
民國19年(1930)設立新疆哈密與迪化(今烏魯木齊)氣象站。
民國24年(1935)中央研究院泰山日觀峰氣象台奠基。
民國30年(1941),國民政府於行政院設「中央氣象局」(重慶) ,黃廈千為首任局長。
民國34年(1945)中央政府派福建省氣象局局長石延漢接任臺灣省氣象局局長。
民國36年(1947)空軍氣象總隊成立於南京。
民國37年(1948)臺灣省氣象局改稱為台灣省氣象所。
民國38年(1949)臺灣省氣象所於松山機場成立松山氣象台。
民國41年日,臺灣電力公司與空軍合作,在日月潭實施我國第一次空中人造雨。。
民國43年公告氣象法(華總(一)字第 2172號令)。
民國43年(1954)空軍氣象聯隊成立(淡水)與空軍氣象中心(臺北)。
民國44年(1955)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系氣象組成立。
民國47年(1958)中國氣象學會在台灣復會,蔣丙然教授為學會理事長。
民國50年(1961)空軍氣象中心建置首座繞極軌道衛星雲圖接收站。
民國52年(1963)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氣象組成立。
民國54年(1965)台灣省氣象所升格為臺灣省氣象局。
民國55年(1966)中央氣象局首部氣象雷達啟用(花蓮)。
民國57年(1968)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系成立。
民國57年(1968)中正理工學院物理系氣象組成立。
民國58年(1969)民航局飛航服務總台成立,接管台北航空氣象台。
民國58年(1969)美軍於空軍清泉崗基地架設FPS-77氣象雷達與空軍氣象聯隊共用,為空軍雷達觀測作業之肇始。
民國59年(1970)首屆「中美空軍氣象學術研討會」舉行(臺北)。
民國60年(1971)臺灣省氣象局改制為中央氣象局,恢復交通部業管。
民國60年(1971)台北航空氣象改制為台北氣象中心
民國60年(1971)中央氣象局開啟氣象儀器普查與校驗。
民國61年(1972)因應我國退出聯合國,學會正式名稱修正為「中華民國氣象學會」。
民國61年(1972)板橋探空站開始施放無線電探空觀測。
民國63年(1974)中央氣象局啟動氣象觀測自動化。
民國63年(1974)「大氣科學」創刊。
民國65年(1976)中央氣象局啟用電腦於天氣預報作業資料收集與填繪圖。
民國60到70年(1971-1981) 空軍氣象聯隊配合政府政策執行對大陸心戰空飄作業任務。
民國67年(1978)啟動「國際冬季季風實驗計畫」(東沙島)。
民國67年(1978)「Papers in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PMR)」創刊。
民國68年(1979)第一部日本同步氣象衛星GMS雲圖接收站於空軍氣象中心設立。
民國69年(1980)中央氣象局舉辦「颱風預報研討會」,首開氣象學術研討會之風氣,其後演變為中央氣象局年度「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
民國70年(1981)中央氣象局氣象衛星接收站成立。
民國70年(1981)國科會自然發展處大氣科學學門創立。
民國71年(1982)內政部台內民字第102595號核定以「春分日」定為「氣象節日」。
民國71年(1982)海峽兩岸氣象界透過國際會議型式在菲律賓馬尼拉首度正式交會。
民國73年(1984)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成立。
民國73年(1984)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成立。
民國75年(1986)中央大學VHF Radar剖風儀雷達啟用。
民國76年(1987)首部都卜勒作業型氣象雷達啟用(民用航空局) 。
民國76年(1987)臺灣首次大氣科學實驗計畫(TAMEX)執行。
民國76年(1987)中央氣象局CDC Cyber 205超級電腦啟用。
民國76年(1987)中央氣象局自動雨量氣象遙測站建立。
民國78年(1988)中央氣象局第一代數值天氣預報系統正式作業。
民國79年(1990)「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TAO)」創刊,取代PMR。
民國80年(1991)空軍完成「氣象裝備更新案」。
民國80年(1991)中央氣象局紫外線觀測啟用(臺北、成功)。
民國81年(1992)中央氣象局啟用天氣資料整合與即時預報系統(WINS)與電腦輔助颱風預報系統。
民國81年(1992)國科會整合探空系統(ISS)啟用。
民國82年(1993)中華航空氣象協會成立。
民國83年(1994)分別在台北、北京召開「海峽兩岸天氣與氣候學術研討會」,重啟兩岸氣象界雙向交流互訪。
民國83年(1994)中央氣象局大氣背景監測站啟用(蘭嶼)。
民國86年(1997)民航局啟動「航空氣象現代化計畫」。
民國87年(1998)氣象學會獲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從事兩岸文教交流績優學術類民間團體」表揚。
民國87年(1998)實施南海季風實驗(SCSMEX)。
民國90年(2001)頒發第一屆氣象學會會士。
民國91年(2002)中央氣象局啟用劇烈天氣監測系統(QPESUMS) 。
民國91年(2002)民航局航空氣象現代化作業系統(AOAWS)啟用。
民國92年(2003)第一架次颱風環流飛機偵查觀測(杜鵑颱風,DOTSTAR計畫)。
民國92年(2003)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成立。
民國93年(2004)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成立。
民國93年(2004)首部研究用雙篇極化都卜勒氣象雷達於中央大學啟用。
民國94年(2005)海軍大氣海洋局成立。
民國95年(2006)福爾摩沙衛星三號發射(國研院)。
民國95年(2006)鹿林山大氣背景觀測站啟用(環保署) 。
民國97年(2008)進行西南氣流實驗(SOWMEX)。
民國97年(2008)國科會車載X 波段雙偏振雷達啟用。
民國98年(2009)首部雙偏極化作業型氣象雷達啟用(空軍清泉崗、馬公機場) 。
民國98年(2009)中央氣象局啟用第一代氣候預測系統。
民國99年(2010)APEC颱風與社會研究中心成立。
大陸期間:
蔣丙然(青島觀象台台長)
竺可楨(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校長)
來台復會後:
蔣丙然(台灣大學農學院教授)
劉衍淮(空軍氣象訓練班班主任、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系主任)
鄭子政(台灣省氣象所所長)
劉大年(台灣省氣象局局長、中央氣象局局長)
亢玉瑾(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系主任)
吳宗堯(中央氣象局局長)
蔡清彥(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系主任)
陳泰然(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系主任)
謝信良(中央氣象局局長)
劉兆漢(中央大學校長)
劉廣英(中國文化大學理學院院長)
辛江霖(中央氣象局局長)
周仲島(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系教授)
現任理事長為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主任王寶貫

相關參考文獻

蔣丙然:四十五年來我參加之中國觀象事業,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刊第三十五期第二號P.1~8,民國八十三年九月出版。
孫壽甡:蔣丙然與青島觀象台,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刊第三十六期第一號,P.106~107,民國八十四年三月出版。
青島觀象台建台100(1898.3.1-1998.3.1)周年紀念冊,一九九八年三月出版。
王華文:觀象山往事隨筆,氣象知識第七十九期,一九九四年十月出版。
蔣君宏:氣象學家蔣丙然,傳記文學第七十九卷第二期,民國九十年八月出版。
竺可楨: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籌備經過報告,民國十八年三月出版。
胡煥庸:欽天山觀象臺故址重建氣象臺記,民國十八年三月出版。
劉衍淮:我服膺氣象學五十五年(1927-1982),空軍氣象預報與分析第92期,P.1~6,民國七十一年八月出版。
葉篤正:竺可楨先生—我國近代氣象學、地理學的奠基人,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刊第三十五期第二號P.12~17,民國八十三年九月出版。
陳學溶、陳德群:中國氣象學會早期事略,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刊第三十六期第一號,P.1~13,民國八十四年三月出版。
葉文欽:氣象學會尋根之旅兼訪氣象耆宿,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刊第四十一期,P.31~39,民國八十九年三月出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學,一九八○年出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水文科學,一九八七年出版。
氣象學報第二十卷(竺可楨先生六旬壽辰紀念專刊),民國三十八年五月出版。
「中國氣象學會會刊」和「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刊」,民國四十八年迄今。

氣象學會歷屆理事長暨任期

本會過去理監事每逢會員大會改選三分之一,當選者任期三年。依「人民團體法」之規定,本學會會章修改為全部改選。自第35屆會員大會(民國82年3月23日召開)起之改選,當選者任期2年。原為配合以往已建立之制度,仍以每年會員大會之召開,稱之為1屆。

98年會員大會時,周仲島先生當選為第51屆理事長,報主管機關核備,內政部並核發51屆理事長當選證書。100年3月21日召開年度會員大會(在臺復會53週年)時,周仲島先生再次榮膺為理事長,但報主管機關核備時,經內政部指正,核發給52屆理事長當選證書。因此本會自98年第51屆起,2年為1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