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變遷與歷任負責人

「氣象學會」是我國成立較早的專門學術性社團,其會址曾有過多次變遷:(1)民國十三~十七年在青島;(2)民國十八~二十六年在南京;(3)民國二十七~三十四年在漢口、重慶和北碚;(4)民國三十五~三十八年又回到南京;(5)民國三十九年起正式分裂為二,分別南下台北及北上北京。早期的二十五年是在顛沛流離中成長的,中、後期的五十多年隔海各自發展,近年來才因共慶「學會創立七十週年」紀念,海峽兩岸的氣象工作者才真正有了雙向的交流互訪,知道彼此的艱辛和成就。

兩岸氣象界以「國際會議」之形式,早在1982年11月、1984年12月、1986年3月在馬尼拉的「南海及西太平洋熱帶氣旋學術研討會」上已經見過面,1989年7月和1992年9月又在香港舉行以兩岸氣象界為主的「東亞及西太平洋地區氣象與氣候研討會」。近年來,在本乎誠信、平等、互惠的原則,雙方藉由慶祝同根源的「氣象學會成立七十週年紀念」,民國八十三(1994)年三月和十月分別在台北、北京召開「海峽兩岸天氣與氣候學術研討會」,完成兩岸氣象界直接地雙向交流互訪,透過委託承辦或與大陸方面的協調,之前和今後,氣象學會實際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來台復會的「氣象學會」除本身會務的推展,另有兩件事值得一提:

第二十一屆會員大會(68年5月27日)提案,請交通部擬定「氣象獎章」頒獎辦法,以激勵從事氣象事業之人員,交通部也從善如流,曾頒發過幾位氣象先進,氣象界應善加利用以鼓舞氣象從業人員。

第二十四屆會員大會(71年5月23日)提案建議政府以每年的春分(3月21日)為「我國氣象節」,內政部在同年七月二十二日以台內社字第102595號函核准,除納入行事曆外並成為本學會每年召開會員大會的固定日期。

國立中央研究院成立時就有氣象研究所,第一屆院士就選出氣象學者,可見「氣象」真的很重要。雖然民國五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第十屆會員大會理事會有「建議恢復設立氣象研究所」的提案,也議決「報請中央研究院研辦」,也許當時環境條件上不許可,但以臺灣地區每年所受的天然災變:颱風、梅雨、豪雨、乾旱、寒流…等,為害特別嚴重,加上現有的氣象人才、學術研究能力和政府對全民福祉之重視,這種事關國計民生、生命財產的損失,且相當地域性又全球有關的天候現象,要加強對它:觀測、研究、瞭解與防範,則再度推動「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的復所,似有其必要。此外,透過本會每年會員大會的「中心議題」,都會非常有積極、建設性地將相關氣象重要問題表達出來,對推動我國氣象事業的研究、合作、進步、發展和氣象工作人員向心的凝聚力有很大的貢獻。

我國氣象學會成立迄今快滿八十年了,這期間領導負責推動本會務的理事長(會長),在大陸時期為:蔣丙然(青島觀象台台長)、竺可楨(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校長)兩位;來台復會後為:蔣丙然(臺灣大學農學院教授)、劉衍淮(空軍氣象訓練班班主任、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系主任)、鄭子政(臺灣省氣象所所長)、劉大年(臺灣省氣象局局長、中央氣象局局長)、亢玉瑾(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系主任)、吳宗堯(中央氣象局局長)、蔡清彥(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系主任)、陳泰然(臺灣大學副校長)、謝信良(中央氣象局局長)、劉兆漢(中央大學校長)、劉廣英(中國文化大學理學院院長)、辛江霖(中央氣象局局長)、周仲島(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系主任)、王寶貫(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主任),現任理事長為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吳俊傑教授。